蘇花改東澳至南澳段因為路型相較單純,規畫之初沒有太多思索;近來不知是否工程款有餘裕,還是砂石等重車讓道安問題浮上檯面,動念想打隧道截彎取直。公路單位以為此舉會獲得民眾及用路人的掌聲,未料社會反應遲疑,對「截彎取直」是否為萬靈丹,態度轉趨保守。「截彎取直」思維在台灣已「對」了20餘年,自1993年基隆河截彎取直改造完工後,「截彎取直」成了河川再造、都市更新的圭臬,各地吹起仿效風;也截彎取直的冬山河中游、愛河上游,錯誤的河道槽化竟全成了「德政」。不只河川,北迴鐵路改線型也放大曲度、截彎取直,公路也大量施做彎道拉直;那段時刻「截彎取直」的風光,不輸「山也BOT、海也BOT」。

台北瘦臉 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有利可圖,各地父母官努力找可以截彎取直的素材。近年局面確實是基隆河中下游水患相當程度降低,另因截彎取直利益太誘人,近240公頃的河川新生地,造就內科園區、南港舊宗路、大直明水路等新生地的「印鈔機」,市府、建商全賺翻了。一時之間,「截彎取直」成了顯學。最近因土壤液化的議題,「截彎取直」遭到質疑。2月6日台南震災引發全台土壤液化恐慌,懍於民粹的官員趕緊公布手上的土壤液化資料,民眾赫然發現怎麼自家位在潛勢圖「紅通通」的那一區裡?其實不怪,300年前的台北古地圖就清楚告知哪裡是淹水、液化熱區,哪裡本是水鄉。截彎取直功過如何無需下斷語。改造前的基隆河中下游,不止9彎10拐,歪來扭去的河道,「挾持」大面積的行水區、河川地一起擔任滯洪角色,因為既彎又拐,水的流速減緩,水體衝撞明顯緩和,匯入淡水河也相機行事,搶不過大水體的反彈,反而因回淤讓中游意外淹水。其實基隆河截彎取直初期是功不及過,回淤造成南港、汐止莫名其妙淹水,直到圓山子分洪道啟用,中下游水患才大為減少。人們不記得圓山子分洪作用,功勞全給了截彎取直;其實初期中游淹水,充分反映出截彎取直的規畫不周延,忽略加速的小水體匯不進淡水河的必然回淤,這其實可以避免的。截彎取直的思維有點像「一根腸子通到底」,豪爽、直率,像帶有幾分莽撞的「一日雙門」—從幽門到肛門,但這不健康。「一日雙門」的食物,其實白吃了。政府施政要的是思慮周詳,千絲萬縷,不能暴虎馮河地逞一時之勇。計畫定案、開工之前,應不斷模擬、試算、找出遺漏的因子。截彎取直未必一定不好,但莽撞地截彎取直,為截彎取直而簡化思考則一定不佳。(作者為資深媒體人)(中國時報)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

高雄網頁架設

整形00F6913773617BAE
arrow
arrow

    李可新穆槍耳梧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